返回首页

安吉白茶色嘴怎么回事(安吉白茶涩嘴)

来源:www.teastorm.com  时间:2023-05-26 13:52   点击:14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安吉白茶涩嘴

原因一:产区环境不佳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由此可见,茶叶和人一样,受制于产区环境。

事实证明,若想要诞生高品质的白茶,产区的“温、光、水、气、土”五大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温和的光照,充足的水汽,清新的空气,疏松且肥沃的土壤之下产出来的白茶,养分才充足。不仅如此,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是均衡的。要知道,主导涩味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而主导苦味的则是咖啡碱。

它们的含量不过量,并且茶氨酸丰富,白茶喝起来才不苦不涩,口感好。

这些条件,高山茶园都符合。

然而,如果是低海拔的平地茶园,可能就不尽如人意了。

例如光照,由于平地茶园的地势开阔,周边缺少高达的遮挡物,云层稀薄,光照强度自然比较大。

再加上日照时间长,会增加苦涩物质的含量,影响口感。

另外,平地茶园的温度,也比高山茶园来得更高一些。

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相应降低0.6℃。

反之,海拔低的地区,温度高,则茶叶中所合成的茶氨酸少,茶多酚和咖啡碱物质增多。

这样的白茶,冲泡后,涩味明显。

虽然通过精湛的工艺,能适当弥补产区上的缺陷,但还是无法和出身优越的白茶相比。

打铁还需自身硬,产区好的白茶,一开始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3》

原因二:制作工艺有缺陷

既然说了产区,就不得不提到工艺。

毕竟,决定白茶品质的三大要素之一,就是工艺。

或许列位看官为疑惑,白茶的工艺不就是萎凋和干燥吗,很难吗?

老实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

白茶的制作,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般轻松。

工艺不好的白茶,品质有极大的问题,更别想泡得好喝。

而能让白茶呈现出涩味的步骤,主要在于萎凋。

萎凋的另一个说法,叫做“走水”,也就是让鲜叶中的水分大量流失,让自身变得干燥。

在这个过程中,若是走水顺利,还会一并带走多余的苦涩物质。

可是,有些制茶师的技术,马马虎虎,甚至很粗心。

茶青采下来后,本应该及时薄摊薄晾,不堆积。

而没有及时摊晾,大量堆叠在一起的茶青们,叶片与叶片间相互堆叠,难以让细胞里的水分顺利撤离。

时间长了,不仅会过度发酵,影响品质,还会留下很多苦涩物质。

这些多余的物质,在冲泡之后,便会源源不断地释放到茶汤里。

泡出来的茶汤,苦涩感重,鲜爽感弱,难以呈现出白茶“鲜香醇爽”的精髓。

《4》

原因三:泡茶用水不当

当我们排除了品质的问题之后,若发现白茶仍然有涩味。

那么,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冲泡上。

这是因为,品质再好的白茶,也要用对冲泡方法,才能表现出原汁原味。

不恰当的冲泡方式,则会让白茶的优点被大大掩盖。

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泡茶时所选择的水。

一款白茶,在冲泡之后,香气馥郁,层次感丰富,汤水里的落水香也有,但总会在舌面上留下一股涩味。

并且,随着每一冲的累积,涩味越来越重,久久不肯散去。

出现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水出问题了。

生活中,取用最方便的水,是自来水。

只要家里通了自来水管道,打开水龙头,就能接到。

出于方便,很多茶友会选择直接把自来水烧开以后,用于泡茶。

还有些更讲究的朋友,家里专门装了家用过滤器,以为能把自来水过滤成纯净水。

殊不知,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自来水的取水点也不同。

这就导致,有些地区的水质偏硬,而有些地区的水质偏软,物质含量不一样,喝起来的口感也有差别。

即便经过过滤器设备,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水质。

自来水,仍然是自来水,而这种物质含量的偏差,导致了泡茶时,茶汤风味的不同。

同一款茶,在A茶友手里泡是甜的,在B茶友手里泡可能就变成苦涩的了。

保险起见,还是用无色无味,水中成分较自来水和矿泉水要少的纯净水或蒸馏水吧。

简简单单,正好能体现出白茶的香、水、韵。

《5》

原因四:出汤时间太慢

茶圈里,有两个耳熟能详的名词。

一个叫闷泡,另一个叫快出水,都是冲泡领域的。

但对于很多茶友,尤其是新茶友而言,根本就不了解“闷泡”的定义。

还以为自己平时泡茶出汤的时间,已经够快了。

然而,手速不够,依然还是无法达到“快出水”的标准。

稍不注意,就要列入闷泡的队伍中。

所谓的“快出水”,指的是从出汤到出尽大部分茶汤,用时7-8秒左右。

若以此为标准,大多数茶友在出汤时,都属于慢的类型。

2. 安吉白茶有点涩

选安吉白茶,从以下几个方面选购

外形:条直显芽,嫩绿鲜活,整体芽叶明显可辨,匀整,脉络突显,茎脉清晰。

色泽:好的安吉白茶色泽嫩绿泛玉色,持嫩性较高。

汤色:嫩绿明亮,清澈度较高。

香气:馥郁持久,板栗香或惠兰香明显。

滋味:鲜醇爽朗、鲜甜。

叶底:叶白脉翠、一芽一叶、呈朵、匀整。

正宗的安吉白茶外形似凤羽,条直显芽,芽壮匀整,嫩绿鲜活,透金黄。

冲泡后叶白、脉绿,“叶白脉绿”是安吉白茶叶底的标志特点。干茶亦有有明显的熟栗香或高香。冲泡后香气鲜纯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清澈透亮,口感鲜爽口生津回甘,叶底表现为叶白脉翠,芽体部分也泛玉白,如杯中展示泡后在杯底呈竖立状。

安吉白茶经生化测定,氨基酸含量高达10.6%,为普通绿茶的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则在10%~14%,故茶汤口感非常好,不苦不涩,清香扑鼻。

3. 安吉白茶有涩味是什么原因

寿眉是白茶里面最低的等级了,看您说的是饼茶还是散茶,2者工艺有差别,导致苦涩的原因一般出在茶的鲜叶,工艺,储藏,这几个环节,不过有句话是说‘不苦不涩不为茶’,只要苦涩味能及时的在口腔内化开,都是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持续时间很长的话,那就是茶叶本身品质的问题了,要去我之前说的那几个方面去找原因。

4. 安吉白茶喝起来有涩的感觉吗

购买

  安吉白茶冲泡后有青草味什么原因

  绿茶的第一道工艺“杀青”目的就是破坏鲜叶的组织与结构,改造鲜叶的质量。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去除了鲜叶中的青草气,散发良好的香味。

  经过正常工艺制作出来的绿茶,是清香、豆花香、兰花香等特别迷人的香气。

  出现青草味很明显是杀青没有到位,温度过低导致的一种情况。

  这几年绿茶市场的浮躁严重影响了一部分人在做茶的时候将“杀青”温度一再降低,为了是保证茶叶在杯中冲泡时候保持鲜绿的色泽。过分看重了茶叶在杯中的视觉美,而忽略了口感美、香气美,茶是用来喝的,而不是用来看的。

5. 安吉白茶苦涩

1、杯泡法

适合一人独饮,可选择200毫升的透明玻璃杯,然后取3-5克的安吉白茶,用85-90度的开水,先洗茶,迅速倒出,继续倒入沸水,直接闷泡个30秒左右的时间,趁热饮用即可。

  2、壶泡法

适合三五知己好友一同畅饮,选择用紫砂壶、容量比较大的飘逸杯,取10-15克左右的安吉白茶投入茶壶内,用85度的开水洗茶,闻茶香后,再继续冲入开水,45秒-50秒时间后,即可分杯品饮。

  3、大壶法

遇到聚会、人比较多的情况下,那么适合用大瓶瓷壶去冲泡,选择用90度的开水,直接冲泡,喝完以后继续装水;因为安吉白茶有比较耐泡的特点,可以长时间浸泡,味道依然清香幽雅,可以饮用一天。

  4、盖碗法

盖碗冲泡法,适合2个人独饮。做法简单,取3克的安吉白茶,然后用85度的水洗茶、醒茶,闻茶香后,继续倒入沸水,在40秒时间后出汤,这样就可以品味到安吉白茶的鲜美口感。

  5、煮饮法

煮饮的方式,适合夏天家庭饮用;做法简单,在茶壶内放入10克的安吉白茶,然后煮3-5分钟时间,等到茶汁茶味出来以后,再用水壶装好,供一天的饮用量。

  冲泡安吉白茶注意事项

  1、茶具的选择

  茶具的特殊性,是冲泡出一手好茶汤的关键,无论是任何的茶叶,都需要选择到合适的茶具去冲泡,这样才有助于茶叶的冲泡;

  2、用水

  冲泡茶叶,水质是关键,选择到一手好水,那么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清澈甘冽,美味至极。最好是选择用山泉水、井水冲泡是比较合适的;而冲泡的水温不可以太高,一般选择用80度左右的水冲泡即可。

  3、茶叶、茶水比例

  泡茶的时候,需要注意茶叶和水的比例,不可以多,也不可以少,否则都会影响茶水的口感、质感。一般茶叶、茶水的比例建议在1:5即可,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品质好。

6. 安吉白茶涩好还是不涩好

至于说的长短也就是彩照的早晚。茶无最好 适口为佳。短的采摘的早 明前产量低 成本高 价格贵 口感清新淡雅 ,长的是采摘的晚 清明之后温度升高 芽叶生长加快 茶多酚含量升高 相对于明前的来说少了份清新多了份醇厚,根据自己口味选择。

7. 安吉白茶有涩的口感

原因一:茶水比例不对

不论是泡什么茶,茶水比例都是至关重要,合适的茶水比例才能让茶汤浓淡适中,也能提高茶叶的耐泡度。

茶水比例不对,再好的茶泡起来也是白费。

很多茶友在取茶时,喜欢凭借自己的手感来称茶,随意的抓取一把茶叶,觉得够了就够了,觉得不够就再抓一把,如此取茶,必然会茶水比例不合适。

白茶一般分为三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而这三种茶叶的体积有着很大的差别,从大到小排列应为:寿眉>白牡丹>白毫银针。

不同大小的体积在视觉上的差别大,冲泡时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同样使用110ml的标准盖碗,投放寿眉时,只需要3克左右的茶叶就能把盖碗装的大半满,此时新手茶友就会认为投放的茶叶已经足够,注水,出汤,如此一来,就会导致没冲几泡茶汤就已经淡了。

茶叶内的物质是有限的,并不能凭空增加,如果没有投放足够的茶叶量,在几泡之后,茶叶内质肯定是会消耗的所剩无几,又怎么能冲泡出浓郁的茶汤呢?

冲泡白茶时,正确的茶水比例为1:20,也就是110ml的盖碗搭配5克的茶叶,按照这样的比例冲泡出来的白茶汤才能耐泡,至少能冲泡7、8泡的茶汤。

由此可见,一款白茶是否耐泡除了和茶叶本身的品质有关,还和投茶量,茶水比例有直接关系,茶友们往后泡茶,最好能够按照正确的茶水比例冲泡。

原因二:出汤速度慢,茶汤闷泡

如果是按照正确的茶水比例冲泡,白茶依然冲泡三、四泡就变淡,那可能是因为茶友的出汤时间出现了问题,没有做到“快出水”,而是不恰当的闷泡了白茶。

很多茶友都将“好茶不怕闷”作为一款茶品质优劣的判断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好茶确实不怕闷,但是好茶不建议闷。

依然还是那句话,茶叶中的内含物质数量是有限的,不管是多优质的茶叶,也会有被榨干内质的那一刻。

如果我们采用闷泡的方式泡茶,那茶叶内质必然会被提前消耗,也会导致后续冲泡中,茶汤滋味变淡。

一般我们在冲泡白茶时,都会选用“快出水”的方式,从沸水入盖碗,到出汤之间的时间也就十几秒而已,这样出来的茶汤才能滋味清甜适中。

如果一杯白茶汤被闷在盖碗中半分钟到一分钟,白茶中的内质就会大量的释放出来,充斥在茶汤之中,闷泡后的茶汤中会有过多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茶汤滋味浓重,还有苦味和涩感。

这样的茶汤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出白茶真正的风味和耐泡度,而且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摄入过量,还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刺激人体神经,导致茶醉或是失眠。

泡白茶,还是推荐快出水,既能保证白茶汤清甜、清雅、清爽的特点,也能保证白茶的耐泡度。

原因三:茶叶储存不当

分析到最后,一款白茶不耐泡的原因还有最后一个,那就是茶叶没有得到合理的存放,使得茶叶在转化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让原本优质的茶叶变得普通。

白茶在被茶友购买之前,会一直被好好的一起存放在仓库中,一般仓库都会保持室内的恒温恒湿,温度在25℃以下,湿度在50%以下,在离地20公分的架子上隔墙保存,茶叶就能保持住自己的品质。

白茶在存放的过程中,对存放地的条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必须是通风、干燥、阴凉、无异味等。

如果这其中出了纰漏,就容易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茶叶内部的物质流失,茶汤风味下降,耐泡度下降。

例如,在存放的过程中,把茶叶放置在离厨房较近的地方,就有可能导致水汽渗入茶叶中,使得茶叶变得潮湿,品质下降;

又比如在存放的过程中,过分担心茶叶的品质,频繁的开箱检查,就容易让空气中的水分子趁虚而入,使得茶叶的含水量超标。

茶叶长时间与水汽接触,会产生不良反应,茶叶很容易有奇怪的气味和奇怪的滋味,并且茶叶的内质也会因为水汽而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变得不耐泡。

导致茶叶不耐泡的原因还有很多,像是受到了阳光猛烈直射;茶叶没有按照三层包装法包装;茶叶内部气温升高,使得茶叶过度氧化等等,都是导致白茶变质的“凶手”。

8. 安吉白茶好苦

发苦原因如下:

1:陈皮陈化年份过低,导致陈皮白茶发苦:

1-3年陈皮带刺激香味,果酸味重;5-8年陈皮带清新的陈香味,入味辛不甚苦;更适用于煲汤、煲糖水或作烹饪调料之用。

如果用于泡白茶,则可能出现口感带苦、酸、涩的情况。要使用10年以上的陈皮,由于年份较高,口感甘醇,陈香味更浓,淡淡飘香,回味悠长。

2、陈皮保存不当:

长期密封干燥的环境导致空气不对流,没有排气换气功能,会让陈皮进行“无氧发酵”,从而导致制成的陈皮白茶苦涩。

3、陈皮用量过多:

尽管陈皮白茶饮用可养生,但并非放越多陈皮效果越好。

当陈皮白茶与水的比例失衡,就会出现茶感苦涩或茶味过淡的情况。

9. 安吉白茶涩口的原因是

易武茶是一种优质的普洱茶,在口感上具有浓郁的陈香味和柔和的口感,不应该有太多的涩感。如果喝易武茶感觉涩,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用水太热:易武茶是一种喜欢低温水泡的茶,如果用太热的水冲泡易武茶,会使茶叶中的单宁酸过多溶于水中,从而导致涩感。

2. 泡太久:易武茶的茶叶比较细小,泡的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茶汤涩口。

3. 质量不佳:有些易武茶的制作和保存条件不佳,可能会导致茶叶质量下降,口感变差,出现涩感。

4. 个人口感不同:每个人的味觉感受不同,有些人对茶叶中的单宁酸比较敏感,即使泡制方法正确,也会感觉涩口。

如果喝易武茶感觉涩,可以尝试调整泡茶的方法,如使用温水泡茶,减少泡茶时间,或者换一批质量更好的易武茶。也可以尝试在喝茶前先喝一口白开水,以减轻涩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