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浮梁红茶与祁门红茶的区别?

来源:www.teastorm.com  时间:2022-10-12 15:58   点击:275  编辑:何新   手机版

一、浮梁红茶与祁门红茶的区别?

这两种红茶的区别有:

1、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具有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叶底明亮等特色。民国四年(1915年),浮梁县严台村 “天祥茶号”生产的工夫红茶,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从此,浮梁工夫红茶与斯里兰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岭茶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高香茶[3]。2010年, “浮梁贡”茶叶被特选进入上海世博会,成为江西唯一入选世博会的农产品。

2、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

二、祁门有那些著名的风景区?

九龙池位于玉溪市州城西北10公里奇黎山下的九龙池又位于牟平的昆嵛山中奇黎山的小溪水所以又名奇黎溪,九龙池 是当地著名的佳景胜地之一。

九龙池就是山顶一股清泉,顺势流下时在山涧里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潭。然而,由于水至清、石至奇,水因石而增色,石得水而鲜活,水石相映,变幻莫测,形成一个奇景,曾有人盛誉为黄山第一景,足见其景色之美。

九龙池从山脚顺溪而上,溪中石块如坛,圆溜规整,两岸山花异草,引人入胜。始进山,即有一石崖,溪水溢崖而下,落地成池,为一龙池,丈余,池水浅处黄绿,深处墨绿。据说是龙王洗澡的地方,村人又叫龙王澡盆,上方陡壁上有形似太师椅的河潭,是龙王纳凉的宝座,故名龙王椅。龙王椅左上方横排有一学堂基,占地一亩左右,是古代村中文人读书的地方,学堂不知毁于何时。二龙池是一不规则池潭,靠山的峭壁长出一圆柱型伸到潭底,宛如老龙汲水,惟妙惟肖。池水较深,黑不见底。往前数十步,左侧有一石拱背屈腿,活像一个蛤蟆,这就是蛤蟆石。二龙池附近还有一处有趣的奇景,一突兀的崖石耸立,正面看上去酷似中国的版图,得名中华石。

三龙池和四龙池分别是群龙戏水和休息的地方。四龙池到九龙池相距不远,为一高崖上连续跌宕的几个深潭,上下均有瀑布,高度约为数十米,层层叠叠,遇到雨季,玉珠飞溅,水声淙淙,景色甚为壮观。五龙池相传是最具有灵气的,能让祈雨者满意而归,因传有老龙常卧其中,故称卧龙池。六龙池背后有一凹进去的阴影,远远看去像一幅观音像,面目慈祥,形状象一个宝葫芦,咕嘟咕嘟往下倒水,村人说那是济公 九龙池风光(1)和尚醉后的酒葫芦,这酒一泄下,造就了山里人好酒豪爽的性格。八龙池又叫龙门关,两石相对而立,挟八龙池而为龙门,据说有人曾用8两麻搓线捆上石头投下去还没有到底。九龙池离八龙池40余米,一石崖伸到中央,水下有孔相通,像牛鼻子可以穿绳,又叫牛鼻串。由于植被茂密,这九个龙池始终满贮清泉,不涸不竭,潭水飞瀑如串珠般相连,有分有合,千姿百态,有时迅猛奔腾,势如惊雷;有时蜿蜒曲折,舒缓缠绵。

再往上行至山顶,豁然开朗,两山之间砌着一道长石坝,拦住清泉,形成一湾水库,高山出平湖,湖水清澈碧绿,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山风阵阵,波光粼粼,疑为瑶琳仙境。四面群山如聚,树木葱茏,青松古柏,生意盎然,无论从那个方向看过去,均如巨幅山水画卷,景色秀美绝伦。

九龙池所处的峡谷,怪石峥嵘,峭壁看似惊险,却有路可攀,密林中兰草丛生,苔藓铺地,琼花玉叶随处可见,实为一个观景探险、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内,坐落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总面积约10万亩,最高峰海拔1727.6米,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牯牛降风景区素有“第二黄山”之称,因其峰顶有一黑色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静卧而得名。境内崇山峻岭,呈奇争秀;千谷万壑,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古木参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因其峰顶有一黑色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静卧而得名。

牯牛降风景区素有“第二黄山”之称,总面积约10万亩,最高峰海拔1727.6米,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境内崇山峻岭,呈奇争秀;千谷万壑,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古木参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三、浮梁最好的茶是什么茶,在哪买?

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具有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叶底明亮等特色。民国四年(1915年),浮梁县严台村 “天祥茶号”生产的工夫红茶,获得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从此,浮梁工夫红茶与斯里兰卡的高地茶、印度的大吉岭茶一起,被列入世界三大高香茶。浮梁红茶在淘宝,京东,都有卖的,

四、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红茶的历史

祁门红茶的历史 你知道祁门红茶的起源吗?

据历史记载,清朝光绪以前,祁门生产绿茶,品质好,制法似六安绿茶,称为“安绿”。公元1875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茶庄,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1876年,余从至德来到祁门,并在西路历口、闪里设立茶庄,扩大生产收购。继而在南路贵溪一带,也有人试制红茶成功。当时上海“同合荣”茶栈也在祁门贷出资金。由于茶价高、销路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对祁红的创制与发展,祁门胡元龙亦是有贡献的。据1916年《农商公报》第二期记载:“安徽改制红茶,权舆于祁建。而祁建有红茶,实肇始于胡元龙(又名胡仰儒)。胡元龙为祁门南乡之贵溪人,于前清咸丰年间,即在贵溪开辟荒山五千余亩,兴植茶树。光绪元、二年之间,因绿茶销场不旺,特考察制造红茶之法,首先筹集奖金六万元,建设日顺茶厂,改制红茶,亲往各乡教导园户,至今40余年,孜孜不倦。”

由于祁门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制茶技艺,其内质香气独树一帜,竟与当时国内著名的“闽红”、“宁红”齐名。“祁红”产区逐渐扩大,除原来祁门、至德县外、毗邻的.贵池、浮梁县也相继改制红茶,产量逐年增大,至1911年前后,生产购销量旺时产达6万担以上。后因国内军阀混战,两次世界大战的破环与影响,我国红茶生产开始衰落,但“祁红”一直保持较好的产销形势。1939年,祁门县最高年产达4.9万担,占当时全国红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至1949年,下降为9618担,1956年发展至3.3万担,1983年仅出口即达5.7万担。

好山好水出好茶

祁门地处安徽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祁门的光热特点

茶树是一种喜温耐阴的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热条件。祁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6℃,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3.2℃。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达到4897.1℃。而且,祁门的光照适度,年日照总时数1908.8小时,无霜期240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光照和热量,有助于茶叶中的品质成分和芳香类化合物的有效积累。

历史文化

祁红同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瓦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最初它们是英国贵族的饮品,被国际时尚评为“高档茶”,后来在社会大为流行,却因历史原因经历了数次起起落落。

祁门县原产绿茶,18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殖民地茶叶生产的兴起,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受阻,为了开拓销路,当地借鉴宁红的制作工艺,改绿制红,祁红创制成功。

1915年,祁门红茶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一举获得金奖,名动天下。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祁红产销受到冲击,口岸也逐步由武汉转至大都会上海。上海逐步成为了长达二十年的祁红外销的中转站,茶号、洋行、茶栈林立,向各国输出祁红。后又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影响再受冲击。直至建国,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大批茶界大师级人物如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等为祁红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祁红复兴之路在波折中蒸蒸日上。

茶文化,是饮茶和制茶的文化。而制茶文化,祁门绝对占有重要地位。“沃土化育灵草香”,用这一句来形容土壤环境条件因素对祁门红茶品质形成的的影响最恰当不过,土壤为万物之母,正是在祁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独冠天下的祁门红茶。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