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浅谈林黛玉

来源:www.teastorm.com  时间:2022-10-23 23:47   点击:301  编辑:尹唯   手机版

我从来没有用文字表达过我对你的感情,因为知道自己的文笔幼稚。可是自古以来,你总是被人误解,这让我总是心生不满,所以想谈谈我对你的理解。虽然无法改变你依然会被误解的可能,但于我却是重要的。

在我心里的林黛玉,是个真实的女子。

她敏感,多思,有自己的信仰,不流于世俗,宁愿死,也不妥协。因为寄人篱下的自卑让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戒备,所以才会被人误解成刻薄小性儿。

她保卫着自己做人的尊严,有自己心里对信仰的坚持,并且不愿同流合污,却总是被误解成孤芳自赏。

她随时对虚伪挑战,所以在大观园里总是树敌太多。

她身上有难得的真性情,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一切都是发自本心,不做作,也不虚伪。

爱一个人,眼角眉梢全是爱意,讨厌一个人,也绝不矫情示好。

这样真实的她,也许在现代人眼里就如同一个傻子,因为人人都习惯带着面具,以假示人,又怎么会懂得黛玉的美好?

他们说,黛玉不懂得人情世故,所以很难在现实生活生存。但她真的不懂吗?她只是不屑那些虚伪,或者不愿点破罢了。

在宝玉挨打的时候,她站在怡红院门的远处,望着门口络绎不绝的探望宝玉的李纨,迎探惜春三人,独自暗忖,为何在这样的场合中王熙凤没有在?必定是因为有事缠身。

在尤二姐被王熙凤骗进大观园以后,所有人都夸王熙凤贤惠识大体,却只有黛玉和宝玉暗自为尤二姐担心。

在第五十二章节里,“宝黛在潇湘馆闲话,突见赵姨娘走了过来,’姑娘这两天好?’黛玉明知她是探春处来,顺路的人情,却立即赔笑让座,  ‘ 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一面命倒茶,一面使眼色给宝玉,让他避开。

这一个细节,足以让我们知道:即便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甚至瞧不起的人,黛玉同样是能够礼貌待人的,别忘了,她的爸爸是科举探花,任巡盐御史,母亲是贾府里千金小姐,完全是书香门第,大家闺秀的修养让她自有自己的优雅。

红楼梦里,对黛玉的服装描写,外貌描写少的可怜,只通过侧面描写她很漂亮。在我理解中,说明她是世外仙株,不属于人间的女子。

所以在宝玉的生日Party上,他们一群好姐妹在怡红院里抽暗示命运的花签时,黛玉抽的是芙蓉花,即荷花,生活在水里的花。所有姐妹们抽的都是陆地上的花,只有黛玉是水里的,暗示她的生命跟别人是没有关联的。也再一次表明她的淤泥而不染,她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人生观 。

所有误解黛玉的人,都只看到黛玉的眼泪,黛玉的小性儿,却很少看见她的洒脱,她的笑容。

黛玉的眼泪,只为宝玉。当她用泪水还完宝玉的恩情以后,她就可以毫无牵挂的离去。因为她拿得起放得下。

金钏儿因为被王夫人骂荡妇勾引宝玉,被赶出大观园时无奈跳井,宝玉对她充满愧疚,于是在王熙凤生日Party上,偷偷跑到一个庵里祭奠金钏儿,因为那天也是金钏儿的生日。

回来的时候,王熙凤等一群人正在看一出《男祭》的戏,黛玉讽刺宝玉说,不管在哪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上去祭,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这里点出了黛玉的不拘形式的东西,也不在意任何世俗的意义。对于她来说,她跟宝玉的情是前世的缘分,这一世她跟宝玉相爱,即使没有好的结局,只要爱过,只要还了他的情他的泪,她就完成了自己活着的意义。

所以在后来高鄂续写的四十回里,写着黛玉带着对宝玉的怨恨和遗憾死去,我认为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的。(啊,原来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

黛玉从来都是超脱的,也是慢慢成长的。她之前的爱吃醋,爱小心眼儿,都是因为她爱宝玉爱得没有自信的表现。

她的情敌宝钗那么优秀,而且有个金玉良缘的说法,她什么都没有,虽然是大家闺秀,却是寄人篱下,除了贾母疼爱她以外,除了有宝玉这个知己外,她有什么?所以她一次次的试探宝玉的心意。

而且大观园里处处不缺才貌齐全的女孩,湘云有金麒麟。每一个情敌都比她优秀,她又怎么不为此忧愁忧虑?

在那个婚姻不能自主的年代,在贾府这个大家族里,需要靠政治婚姻来巩固家族的兴盛……这些种种的背景,每一个现实因素,都是阻止她跟宝玉爱情的障碍,她又怎么不为此落泪心伤? 

  在第三十二回里,黛玉因知道湘云有一个金麒麟,遂不放心的在怡红院找宝玉,恰好贾雨村来到贾府,请宝玉过去应酬。宝玉十分不满,湘云劝他也要多交交这些当官的朋友,多跟人谈仕途经济。宝玉生气的讽刺了湘云几句,并且说林妹妹绝不会说这些混账话,如果她也说这些话,他早就跟她生分了。黛玉听了,又喜又惊,又悲又叹。从那以后,她就再也不怀疑宝玉的情了。

之后跟宝玉的吵架,其实很容易理解。每一段青春期的初恋,都是这样,像两个冤家,吵吵闹闹,剪不断理还乱。

在后来宝玉挨打以后,宝玉为了不让黛玉担心,就让晴雯给黛玉送了一块宝玉的旧手绢。从那以后,黛玉就变了。和宝玉的感情到了心有灵犀,情到深处无语的地步。她天性里的坦荡,纯真,温柔,善解人意,宽容等特点一一呈现了出来。

很多人不喜欢黛玉的眼泪,不喜欢她的多愁善感,不喜欢她总是那么悲情。在我看来,这恰恰是黛玉超脱的表现。

人生本就是无常,一个人总是谈及生死,总是感觉很悲观,这恰恰是拥有一种平常心。因为知道快乐和痛苦都只是瞬间即永恒,所以可以拿得起放得下。因为知道死亡和花的凋谢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可以直面生命里的黑暗和残酷。

而那些冠冕堂皇的歌颂者,一味的激情昂扬的乐观者,在遇到打击和困境时,反而常常容易一蹶不振。

在诗社里,黛玉的诗词或是风流洒脱,或是独具一格,虽然总是有淡淡忧愁的感觉,却恰恰反应出她的个性。

若是黛玉生活在现代,一定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她总是喜欢和自然对话,与心灵对话。这说明她的精神世界饱满而丰富。

曾有读者说黛玉把爱情当作自己全部人生的意义,用现代的观点评价她,说自己如果是黛玉,一定不会把宝玉当作自己的全部,而是用父亲留下的遗产,自在的生活,旅行,陶冶情操,都可以。

在我看来,黛玉又何尝不是如此?她在精神上,心灵上有一种怡然自得,有一种忘我的境界。

不相信?如果一个人精神世界不饱满丰富,又何曾能够写出葬花吟的诗?

在大观园里,她房间叫潇湘馆,表示她的院里有很多的竹叶,黛玉喜欢院里的幽静,还有阶台前的青苔。王维的诗里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和第二十七回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这两种特质,即使是现代,也是难得一见,不可缺少的。

黛玉还拥有透彻的眼光。二十二回里,宝玉听了一出戏以后,写下了参禅诗,被黛玉问了几句后,立刻哑口无言。黛玉说,无立足境,方是干净。意思是真正透彻的人,是不会去寺庙里去的。因为修行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第四十五回里,宝钗探病,黛玉由衷的说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这是何等坦荡的心胸?

晚上宝钗房里的妈妈过来给她送燕窝,她也能笑着给她打赏钱。后来宝琴出现,黛玉也可以跟她好的如同亲姐妹。

薛姨妈的一句“我每每和你姐姐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的。你这里人多口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不说你无依无靠,为人作人配人疼,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上水去了。”黛玉就立刻认作薛姨妈为干妈。

这些种种迹象,说明黛玉多么的纯真无邪。

很多人说黛玉不会做家务,也不会理财。在第二回里,黛玉出场时,曹雪芹就写了她妈妈生病,她在床边照顾,侍汤奉药,守丧尽哀,这都说明黛玉是会做家务的。只是因为那时候的千金小姐,是不能再人前做这些事的,那是一种教养。

王熙凤有一次流产生病,不能管理大观园,由探春帮忙代管。她曾在私下跟平儿谈了心里话,话里表明她知道宝钗和黛玉管事的能力,只是因为宝钗明哲保身,黛玉身体不好,所以不能把事物交给两人管理。王熙凤的现代管理是红楼梦里出了名的。她看中的人,又怎么会有错?

探春在解题王熙凤总经理的位置时,黛玉曾悄悄和宝玉说了几句话,“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如果黛玉真的只是千金小姐,不懂得理财,又怎么会知道大观园里的入不敷出呢?

红楼梦里,紫鹃的描写很少,唯一精彩的一次,是紫鹃试探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引得宝玉大病一场。

从侧面也可看出,黛玉跟紫鹃实际情同姐妹。在封建时代,阶级观念那么重,小姐和丫头,又怎么可能是平等的?紫鹃在黛玉跟宝玉吵架以后,紫鹃可以指责黛玉太浮躁了,试问黛玉如果真的不讲理,小性儿?又怎么能够容忍一个丫头如此的骂她?这里不仅点出了黛玉的平等观,也又一次反衬出她的识大体和宽容心。

有时候我想,如果黛玉生活在现代,我一定会是她最好的知己。但我宁愿她存在红楼梦里,可以质本洁来还洁去。即使最后香消玉殒,她也完成了她人生里的使命。生命是各有各的意义,昙花一现也挺好的。

      写于2016年2月2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